Skip to main content

水域有多危險?從水域救援公開資料來分析

· 6 min read

Imgur

pie showData title 2021 消防機關水域救援統計 "浮屍": 312 "自殺": 211 "翻船": 112 "失足": 109 "戲水": 49 "垂釣": 37 "工作": 34 "其他": 26 "潛水": 17 "交通事故": 8 "戲水(浮具)": 6 "救人": 5

最近天氣炎熱。到水邊消消暑是很熱門的選擇。但是隨之而來在水域活動發生意外,而需出動救援的新聞也層出不窮。我很好奇到底是怎麼樣的狀況需要出動水域救援?救援的結果如何?使用 SUP / 獨木舟這樣的浮具親水,是否一樣危險?

於是我找到了政府開放資料平台上的「消防機關水域救援統計」。這邊可以取得各年份的救援統計資料。目前最新的資料只更新到 2021 年份,因此使用此資料進行統計(注意這份統計資料呈現的是在政府 2020 後宣告開放山林海域的狀況)。 (因為使用的圖表問題,手機版網頁需要橫著看,才會顯示分類細目。)

水域救援統計

2021 這一年總共有 926 人次的救援紀錄,共 357 人獲救,其他都是失蹤或死亡。水域救援相對山林救援(生存率有 90% 以上)來看,,生存率只有相當低的 38.5% 😱...... 嗎?

可以看到水域救援裡「浮屍」、「自殺」佔了超過一半的水域救援比例。 「浮屍」(34%) 312 位是死透了,也沒辦法分辨具體原因;「自殺」(23%) 者有 100 位死亡或失蹤,111 位獲救。

pie showData title 2021 水域救援地點分類 "溪河": 464 "近海(海岸線1公里內)": 158 "碼頭": 84 "圳溝": 84 "湖潭": 41 "池塘": 33 "魚塭": 27 "外海(海岸線1公里以外)": 15 "水庫": 9 "其他": 7 "游泳池": 4

最常出事的水域地點為溪河 (50%)、近海 (17%)、碼頭 (9%),與圳溝 (9%)。碼頭 (9%) 占的出事比率讓我感到意外。

出事類型分析

若我們把歸因不明的「浮屍」、和動機不純(不是來親水)的「自殺」者排除,得到的會是比較能進一步分析水域危險原因的圖表。

「翻船」(112 人)、「失足」(109 人) 佔了救援人數的多數。戲水 (49 人) + 戲水 (浮具)(6 人) 在後。

翻船人數
失蹤2
死亡4
獲救106

「翻船」的死亡率和平均值相較極低,可以想見出海的船家相較之下有充足的預期與安全準備。

失足人數
失蹤4
死亡59
獲救46

「失足」的死亡率 58%,比自殺還高。可能是因為自殺是有意識的行為,失足則是預期之外。

戲水人數
失蹤1
死亡24
獲救24

戲水出事的死亡率有近 50%。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浮具戲水的 6 位全數獲救,因此獨立出來分一類。

那麼死亡率最高的是什麼?是「交通事故」(死亡 7 / 獲救 1),這些人也是預期之外的掉入水中,而且事情發生前應該就有些問題。

我的解讀

簡單的總結一下:水域有風險,特別是對那些不以為意的人而言。 即使有意親近水域,出意外時的生還率仍然只有近 50%,但是如果有攜帶浮具(救生衣、船隻或槳板)或船員指導,可以進一步大幅提高生存率。

穿著浮具、帶好裝備,跟著熟悉當地水域的教練親水,可以保障活動的安全。若沒有教練帶也要相伴而行,並需要具備判斷水域狀況的能力,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另外本文只分析了 2021 年的資料,多少會有些當年度特殊狀況造成的誤差,更理想的是多追蹤幾年看整體趨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