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8 min read

以太坊 (Ethereum)作為 2014 年才開始區塊鏈的專案,近年發展迅速,眾多在以太坊上的活動讓目前的每秒交易速度 (~13 TPS) 已不符所需。經過多年的實驗與討論,以太坊 (Ethereum) 的下一代 Ethereum 2.0 路線圖也已經越來越清晰。

目前以太坊 (Ethereum) 2.0 即將進展至 Phase 0 階段。在此階段以太坊 1.0 和 2.0 的網路將並存。直到發展到 Phase 1.5 階段,1.0 網路將會融合進 2.0 網路。隨著時間接近,2.0 測試網路與多種驗證節點的測試版也陸續釋出,網路上已有許多經驗可參考,正是嘗試的好時機。

這邊略過各種基礎介紹,直接從如何運行以太坊 (Ethereum) 2.0 的驗證節點開始。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用,歡迎傳送小費到 0xfDa995Eb398750319a2D5E8A4766c02e54db24b8

· 3 min read

這篇也可以叫「如何使用 JoyCon 作為鍵盤 / 滑鼠快捷鍵來輔助工作」。

在看「日本 YouTuber 的包裡面有什麼?」影片時,發現這個 Youtuber 隨身背包裡竟然會放一個 JoyCon (L),在剪片時當作快速鍵使用。

這真是有趣的想法。將大家手上都有 Switch(?)手把,延伸做更多用途。 仔細數一數,單邊 JoyCon 就有共 15 個鍵 (搖桿上下左右,壓下(L),方向鍵上下左右,截圖鍵,L1, L2 兩個肩鍵,減號鍵,側邊 2 個小肩鍵) 可供使用!

要將 JoyCon 連線到 Macbook 相當容易,打開藍牙偏好設定,然後按 JoyCon (L) 側邊的配對鍵 (單邊手把兩個黑鍵之間,凹下去的那個) 即可配對。

我下載了enjoyable程式(可以用 brew 安裝),打開就可以抓到手把。按下對應的按鍵時,按下的按鍵就會出現在視窗左側。這時可以在右側的畫面中設定按鍵對應的行為(可設定包含鍵盤按鍵,滑鼠,滑鼠按鍵,滑鼠捲動等事件)。

我的初步手把配對設定:

搖桿上下左右:滑鼠方向
方向鍵上下左右:鍵盤方向鍵上下左右
壓下(L):滑鼠左鍵
減號鍵:滑鼠左鍵
截圖鍵:滑鼠右鍵
L1:鍵盤Ctrl鍵
L2:鍵盤Ctrl鍵
側邊2個小肩鍵:滑鼠上/下捲動(向下捲動速度慢,向上捲動速度快)

我目前嘗試的用法:

  1. 模擬滑鼠捲動螢幕:用左右肩鍵捲動螢幕
  2. 模擬滑鼠使用:用搖桿移動,用減號鍵,截圖鍵模擬滑鼠左右鍵。
  3. 在虛擬桌面間切換:按著 L1 (Ctrl) 的同時,按左,右方向鍵切換螢幕
  4. 用方向鍵快速跳轉 Youtube 影片

在使用時,還可以裝上黑色的肩鍵吊帶,掛在左手上以便隨時拿來使用。

JoyCon 還可以怎麼用在日常 / 工作中哩?歡迎分享你的配置或用法。

· 2 min read

Github 提供了「Pull Request」這種方便所有人先行審閱程式碼,在整併 (merge) 回各分支的方式。 有時候也會想先將程式碼下載回來執行看看效果。 目前我會使用的有兩種方式:

使用 diff

想要下載別人提交的程式,可以在 Pull Request 頁面網址後直接加上.diff,就會出現文字版的 diff 檔。

執行 git apply 1234.diff 即可使用; 測試完可執行git apply -R 1234.diff回復原狀。

使用 bash

~/.bash_profile 建立以下命令

pr() {
git fetch upstream pull/$1/head:pr-$1
git checkout pr-$1
}

初次使用時需執行 source ~/.bash_profile 或重開命令行。

之後只要執行 pr 1234 (1234 是 Pull Request 的編號),就會自動抓取對應的 Pull Request 並切換到相應的pr-1234分支。

這邊有範例程式 供參考。

· 12 min read

2017 年開始紀錄自己使用的自動化紀錄工具。

為什麼要做個人自動化紀錄?

有人會問,Facebook/Twitter 不就可以記錄大小事了嗎?如果會這麼回答,那就實在太天真了😏 。FB 上也許包含了自己覺得值得分享的事,但生活中還有諸多事情值得記錄,而不適合與大眾分享。

或是想整理過去公開紀錄,造訪過去使用過的社交平台(Plurk, Google+, Blogger)已非常難以找出過去的隨筆或評論。

擁有自己的一份完整數位化生活記錄,是我持續的個人目標之一。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藉助一些自動化紀錄工具,好讓整個過程變得自然而不困難。

· 2 min read

在家工作近兩年,偶爾也會自己煮飯。而現在疫情正熾,更是有意識的提高每週在家煮飯的次數。 在廚房自己煮午餐,要考慮的除了要能較快地處理食物,也要考慮後續的收拾碗盤的功夫。若是能透過一些工具節省在烹飪過程中的時間或精力,也有助於在午休時間後,能更游刃有餘的處理下午的工作。

在此推薦幾個可以節省時間的小物:

洗水槽濾網

覺得最不可或缺的小確幸商品,就是洗水槽濾網。 洗完碗要清水槽的時候,有了濾網只需要輕輕的收起來丟到垃圾桶裡就解決了,真的讓幸福感提昇了一個臺階。

Imgur

朋友也建議可以在裝濾網前,在洗水槽裡放個一塊錢銅板,然後再裝上濾網。這樣能利用銅離子讓不鏽鋼的部分也保持清潔。

附開關插座

將電鍋插頭插到附開關的插座上,每次蒸完東西不用拔電線(不拔電線的話,電鍋會一直保持保溫的狀態),只要關掉插座開關就好。

花 99 塊錢就可以將電鍋升級,非常划算。

Imgur

也可以將附開關的插座換成定時插座。晚上睡前將米和水放到電鍋裡,將電鍋調到煮飯,設定好定時開關,早上就有熱騰騰的粥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