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8 posts tagged with "automation"

View All Tags

· 8 min read

為什麼要做個人自動化紀錄?

有人會問,Facebook/Twitter 不就可以記錄大小事了嗎?如果會這麼回答,那就實在太天真了😏 。FB 上也許包含了自己覺得值得分享的事,但生活中還有諸多事情值得記錄,而不適合與大眾分享。 擁有自己的一份完整數位化生活記錄,是我今年的個人目標之一。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藉助一些自動化紀錄工具,好讓整個過程變得自然而不困難。

照片自動化備份 📷

  • 360CAM 所拍的相片一律備份到手機
  • Dropbox, 自動從手機上傳照片
  • Google 相簿,自動從手機上傳照片
  • NAS (Synnalogy), 從 Dropbox 同步照片。由於 Dropbox 空間有限,會不定期將 Dropbox 上的照片手動整理備份到 NAS 上.
graph LR cam[360 CAM] User -- take photo --> cam User -- take photo --> Phone cam --> Phone Phone -.-> Dropbox Phone -.-> gphoto[Google Photo] Dropbox -.-> NAS

照片備份規則

我的照片並不算多,但若有出遊的月份通常照片會暴增。所以我的基本備份規則是依年份,並以雙月份命名資料夾,若是當月有重大活動則直接在檔名中標注。 例如 2016 年的照片資料夾裡會有2016_1011,或是2016_06倫敦這樣的命名。

在整理照片的時候,每當遇到特別喜歡的,我會另存到 Dropbox 中的一個依年份歸檔的資料夾,例如 2017 年的精彩照片我會另存到 dropbox/spot/2017資料夾中,這樣隨時可以找出來欣賞。

運動自動化紀錄 🚶‍♂️

  • 記步,睡眠紀錄:小米手環 2
  • 體重:小米體重計
graph LR User -. 走路 .-> 小米手環2 User -. 睡覺 .-> 小米手環2 User -- 量體重 --> 小米體重計 小米手環2 -.-> 小米運動App 小米體重計 -.-> 小米運動App

今年將每天預定的步數由 3000 步提高到4000步,略高於平常的活動數字, 每天要達成這個目標的話,需要特意地多走幾步路。

update (9/1): 後來不再帶小米手環 2,覺得記錄睡眠與步數意義不大。同時為了降低多走路所需要的意志力,把每日步數改成更容易達成的 300 步,只要開始走,通常都會超過需要的步數。


生活事件自動化紀錄

延續用 IFTTT 做自動生活紀錄這篇的思路,我把看過的書籍、電影,喜歡的 Youtube 影片,貼過的文章,每日完成的事項都記錄到 Google Calendar 中,以方便之後回顧。

自動閱讀 / 觀看紀錄 📚

對於書籍與電影,我使用 RSS + IFTTT + Google Calendar 來自動紀錄。 當我在 Anobii 或豆瓣上修改狀態,Anobii 或豆瓣的 RSS 也跟著改變,這時 IFTTT 會將 RSS 中的新事項紀錄到 Google Calendar 上。 對於 Youtube 上 like 的影片,Facebook 或 Twitter 上新貼的文章,也會透過 IFTTT 紀錄到 Google Calendar 上。

graph LR User -- update book --> Anobii User -- add movie --> Douban User -- post --> Blog Blog -.-> RSS Anobii -.-> RSS Douban -.-> RSS RSS -.-> IFTTT IFTTT -.-> gcal[Google Calendar]

透過 RSS 轉 IFTTT 紀錄

graph LR User -- like --> Youtube User -- post --> Facebook User -- post --> Twitter Youtube -.-> IFTTT Facebook -.-> IFTTT Twitter -.-> IFTTT IFTTT -.-> gcal[Google Calendar]

直接透過 IFTTT 紀錄

自動紀錄每日完成的事項 📓

這部份是自動紀錄的核心。使用 Todoist + IFTTT + Google Calendar 即可達成。 我在 Google Calendar 上使用一個單獨的日曆 (成功日記) 來紀錄每日完成的事項。

graph LR User -- checked --> Todoist Todoist -.-> IFTTT IFTTT -.-> gcal[Google Calendar]

If task completed in Todoist, Then log into Google Calendar

從 Email 新增待辦事項 ✉️

為了更方便地蒐集待辦事項,我參考這份影片 https://youtu.be/V7Dk7pzjJmM?t=11m30s 來將 Todoist#Inbox 設定為 Email 聯絡人,這樣處理 Email 的過程中也能快速地新增待辦事項。

紀錄看過或待看的網頁 🌐

因為我唯一的收件夾是 Todoist,所以若看到值得閱讀 (紀錄) 的網頁,桌面上我使用自己開發的瀏覽器 Web Extension,搭配 IFTTT 去紀錄網頁到 Todoist,或加個短評分享到 Facebook 或 Twitter。 在手機上就直接使用 Todoist 和 Facebook 等 App 達到一樣的效果。

graph LR User -- tap --> Browser[Browser addon] Browser -.-> IFTTT[IFTTT Maker Channel] IFTTT -.-> Todoist IFTTT -.-> Facebook IFTTT -.-> Twitter

If new task then create new Todoist item, If share then share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文章更新時自動提醒 ⏰

除了偶而瀏覽 Facebook 或 Twitter 上充滿同溫層的快餐短文,我也使用 Feedly 訂閱一些自己挑選過的網站。 然而有些網站並未提供 RSS 訂閱,手機上我會使用Web Alert來取得網頁更新提醒。 搭配 Todoist 稍候閱讀列表,我可以不在看到文章連結當下急著消費,而是在有空閒的時候才閱讀這些文章。

graph LR webalert[Web Alert] --> User User --> Browser

半自動工作紀錄 💼

透過翻看 Todoist 或 Google Calendar,我可以輕易地將過去一週達成的事項整理出來,再送 PR 到 Github 上。 也可以說這塊目前只能算半自動化地列出過去事項列表,可以再繼續改進。


自動化網站部署 🌐

目前已使用 Github 來放我的個人網站與部落格,透過與 Travis CI 整合,我所修改的任何內容,在幾分鐘之內都會自動部署到網站上。

如何做可參考 Hello Hexo (個人網站自動化部署) 和 Automatically deploy new commit to github pages via Travis CI

graph LR master[Github:master] travis[Travis CI] ghpages[Github:gh-pages] User -- commit --> master master -. auto build .-> travis travis -. auto deploy .-> ghpages

Auto website deploy flow

一些可以直接運作在瀏覽器的專案 (如 BlocklyDuino 和 Saihubot),我會直接將 gh-pages 設為預設分支,所有改動直接 push 到這分支中。 這樣一有改動即可在網頁上看到更新成果。

· 3 min read

After migrated my blog from blogger to github, at the end of 2016, I've migrated my blog and home page to host on github as well.

Both sites are fully stored in github and deployed automatically via Travis CI.

Before auto deploy

Before apply auto deploy method, the usual workflow to hosting web page on github are 2 steps:

First, user commit changes to local git master branch.

graph LR user(User) master[Local:master] user -- commits* --> master

Then, user run the build process to generate contents for deploy.

graph LR user(User) dist[dist/] user -- build --> dist

Then, use git commands to push generated contents to github gh-pages branch

graph LR user(User) ghpages[Github:gh-pages] user -- deploy --> ghpages

At this time, our source code is still stored in local machine, we have to push the changes to github as well for safety.

graph LR user(User) master[Github:master] user -- push --> master

Of course the manual works can be improved. After apply auto deploy method, all I have to do is commit to github and let the web services do the rest.

After auto deploy

Here's what my current workflow looks like

graph LR master[Github:master] travis[Travis CI] ghpages[Github:gh-pages] User -- commit --> master master -. auto build .-> travis travis -. auto deploy .-> ghpages

The dot line process are automatically done for you.

Github page auto deploy to rescue

After auto deploy, I am able to run test, do lint check, and build source with a few changes on .travis.yml(The travis configuration file), the only thing I need to care about is the content. The bonus is github now become my online web page editor. Web page is auto updated after each commit.

All these automation only needs one time setup, which is a pretty good deal to save foreseeable deploy time. For security concern, my current workflow add the github token into Travis environment variables(to let Travis able to commit gh-pages), and make the actual git push quiet to prevent showing the token on Travis.

To not reinvent wheels myself, I distilled the auto deploy scripts and instructions into ghpage-auto-deploy project. you can use it to deploy your next web page as well.

Fork the ghpage-auto-deploy project to get start, feel free to add new issues to send suggestions or pull request to me if you want to imporove it.

· 3 min read

我會想要把看過的書籍、電影,喜歡的 Youtube 影片,貼過的文章等記錄下來,之後可以方便回顧。過去要這麼做,少不了得手工紀錄,但手動紀錄其實是相當沒效率的。

過去幾年裡,我使用 Google 日曆紀錄簡單的一行日記,使用 Anobii 紀錄讀過的書與心得,使用豆瓣電影紀錄看過的影片,使用 Facebook/Google+、Blogger 等分享連結與寫文章。最近我的做法仍然沒有改變,但會利用 IFTTT 來自動將我更新的書、影片、分享過的連結等自動紀錄到我的 Google 日曆中。

IFTTT 是一個幫你連結各種不同網路服務的自動化工具,包括 Google Calendar、Facebook、Evernote、RSS 等各種服務。其運作方式是先指定一些需要的配方(Receipe)。

IFTTT 會定時追蹤你使用的一些服務的狀況。當你的配方中包含的服務的內容改變時(如 Blogger 上有更新的文章),IFTTT 可以自動將結果添加到你的另一個服務中(如加入至日曆)。

以我自己為例,要將 Blogger 上的文章更新到我的日曆,只需先找出我的 Blogger RSS http://blog.gasolin.idv.tw/feeds/posts/default,然後建立「RSS -> Google 日曆」的配方即可。Anobii 或豆瓣的做法也類似。

   另一類則是從社群網站將文章加到日曆,也是建立簡單的規則即可做到。

我的生活紀錄 (LifeLog) 現在能自動記錄的資料有:

  • Facebook 貼文
  • Blogger 貼文
  • Anobii 書籍
  • 豆瓣書籍 / 音樂更新
  • Youtube 設為喜歡的影片

Update at 2016/12/19

  • Twitter 貼文
  • Todoist 完成的事項

如果你有其他自動生活紀錄 (LifeLog) 的想法,也歡迎與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