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3 min read

自從 Android 3.x 發佈後,Android 虛擬機器由於要完整模擬硬體指令,因此在電腦上跑得極慢,慢到去年 Google 舉辦的 Taiwan Android Developer Lab 會場上,講者拿「模擬器慢」這理由當作送平板的梗來用。

最近隨著 Android SDK Tools r17 的發佈,「Android SDK Manager」裡面多了一個 Intel 貢獻的「Intel Hardware Accelerated Execution Manager」套件,下載這個套件後,可以自動讓使用 Intel CPU 的機種用全速跑 Android 4.x 虛擬機器。安裝前後虛擬機器執行時的速度,確實有極大的差異(從不堪用變成可用)。

於是有人開始認真使用 ICS(Android 4.x)虛擬機器了,一試才發現一些問題:怎麼跑 BMI 範例時,書上說會彈出軟體鍵盤,但我在 ICS 虛擬機器上跑,卻沒有彈出來?

原因是 ICS 虛擬機器的預設設定改變了。因為只有當系統不提供硬體鍵盤時,畫面上才會彈出軟體鍵盤。而目前版本的 ICS 虛擬機器的預設設定為「有硬體鍵盤」。由於系統認定你的虛擬機器已經配有硬體鍵盤可用,因此在按下對應欄位時,畫面上當然不會再彈出軟體鍵盤。

要在虛擬機器中顯示軟體鍵盤,只要在設定虛擬機器時,在「Hardware」欄位加入「Keyboard Support」,並將值設為「no」即可(代表建立的虛擬機器不含硬體鍵盤)。

啟動後再開啟 BMI 範例程式,點選欄位時就會看到軟體鍵盤了。

· 4 min read

Java 夜未眠一書裡,蔡學鏞說過:把工作、學習,和娛樂結合在一起,時間就會是別人的三倍。

只要找到了逻辑支点,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2011 年完成的事不算少,除了把個人終身大事解決了之外,因為一些原因,我接過了 Ericsk 主持的 Taipei GTUG 的棒子,負責規劃並舉辦了整年的 GTUG 活動 (25 場聚會 + 3~4 場合辦活動 + 1 場 Hackthon),在過程中認識了不少人,受到許多人的幫助,同時也增強或新學到了關於辦活動、新技術等諸多的經驗與樂趣。

從高中玩社團起就陸續協辦過一些活動,雖然說「近廟的懂拜神」,多多少少已有些相關經驗,過去也沒少看管理、組織、行銷等書籍,但總的來說社交或團隊能力是我原本不十分在行的一環。幸好受到小 Q、Jehuen、Ted、Shaka 等朋友的幫助,2011 年陸續與 TOSSUG、Cloud TW、Google 行動推廣部等單位合作,或策劃或協辦了數場百人聚會,和諸多講者聯繫、討論聚會分享內容,或是更新 Taipei GTUG 網站、社群網站等,豐富了我下班後的生活。 在工作中,今年也帶領數人的團隊完成了數個專案,過程中訓練新同事、與同事溝通 / 合作、與長官溝通和彙報、與公司各部門或公司外窗口的溝通,都多虧了過去透過書本學習、社群實踐中累積的經驗,讓我即使在公司眼中是新手上路卻能順利上手。

2011 年也是個人數據化更徹底的一年,我記了整年的帳、整年的成功日記,透過Anobii統計共看了 203 本書,總計 42193 頁;透過豆瓣統計共看了 31 部電影;

申請了個人的網域 (gasolin.idv.tw),開通了Google+,上傳了第一個 Youtube 影片,貼了 67+18 篇博文;改版了一本書,發佈5 款 App,寫了 6 期雜誌專欄 + 為電子報推薦了一本書(數位記憶革命),做了 11 場公開演講,09 年累積至今透過 Yahoo 公益捐助了共 25 個公益專案

前美國教育部長 Richard Riley 說: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段話對學生們還是未來式,但是在產業劇變的今天,對在業界的我們已是現在進行式。

我也準備好繼續和對技術有熱忱的朋友們一起,透過活動,結合工作、學習,和娛樂,用網路 / 資訊技術改善生活、擴大影響力,讓身邊的人與環境一起變得更好。

· One min read

用 ant 來編譯 Android 專案的開發者,在 2011/10 月中升到 r14 之後版本的開發工具之後,ant 檔案的格式又被修改了。

要升級到新版的 build.xml,記得先把原來的 build.xml 檔案備份,

$ mv build.xml oldbuild.xml

再跑一下命令行

$ android update project --path .

以更新相關檔案。

若有參考到相關的 library project 的話,在各 library project 中執行

$ android update lib-project --path .

開啟新的 build.xml 並加入自用的相關設定後,最後再執行

$ ant clean release

看看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就恭喜你順利升級囉。

· 2 min read

官方的 Dropbox app 可以讓使用者將 Dropbox 中的檔案存到手機 sd 卡的 dropbox 資料夾中,但如果想要將書放到 sd 卡的 books 資料夾、音樂放到 music 資料夾... 對於這樣的需求, 使用官方 Dropbox app 就沒辦法辦到了。

gFolder 可以將 SD 卡中任一目錄下的任一檔案放到 Dropbox 上的任一目錄下, 也可以將 Dropbox 任一目錄下的任一檔案放到 SD 卡的任一目錄下。

主要介面類似 FTP 程式,只要點選檔案,即可將檔案傳送到 Dropbox 或 sd 卡中。 當有網路的時候,使用 gFolder 起來,就像是在手機上直接插上了一個外接硬碟一樣。

當使用者跳出程式,下一次再啟動時,gFolder 也會記錄上一次 sd 卡和 Dropbox 的所在目錄, 可以隨時回到上次的操作狀態。

gFolder 同時支援平板和手機,並先使用 Android 4.0 的統一使用者介面,在手機上也有和平板一樣的使用者介面。

下載網址: https://market.android.com/details?id=tw.idv.gasolin.android.gfolder QRCode:

· 3 min read

Android 4.0 (IceCream Sandwich) 如期推出了 這次的改進比較多是在軟體層面,套用 Apple 的 OSX Lion 廣告詞:

ICS 擁有超過 250 種全新功能, 包括臉部解鎖、連續語音辨識、全景照片與影像特效、5 倍瀏覽器速度、流量監測... ICS 把 Android 推向下一個紀元

Android 4.0 比較重要的新功能已列在 http://developer.android.com/sdk/android-4.0-highlights.html

對一般 App 開發者來說,OS 部分的改進如 Holo Theme 系統佈景主題、Fragment API 等都是 3.x 已經有的,現在套用到手機上。新的連續語音辨識、影像處理 API 等軟體功能,和 Android Beam、Wi-Fi Direct 等通訊技術可以玩出一些新花樣。

開發工具部分則是開始支援 WebCam(Windows/Linux only)、新的初次使用設定精靈(Welcome Wizard)、比較好用的 Layout 編輯器、還有整合了Android Asset Studio製作圖示(Icon)的功能。

整體來看這次推出的功能雖然很多,但在系統整體架構上並沒有多做改變,開發工具也做了些改進,讓開發者更容易使用。比較糟糕的一點是模擬器延續了 Android 3.x 版的不良傳統,為了完全模擬 ARM 的指令,而使得模擬器執行相當龜速。要測試 Android 3.x 版以上的系統時,還是得買實機來跑才比較準。

順便公告一下:因為基本的東西都沒有改變,大家可以放心使用「Google! Android 手機應用程式設計入門」來學習開發相容各種 Android 版本的應用程式,本書不會因 Android 4.0 再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