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50 posts tagged with "life"

View All Tags

· 6 min read

前一篇中提到的人生金字塔固然有意義,但是從太高處往下看人生,夢想距離實行,還有一大段距離,看不清晰。

農曆新年快過去了,不如就從年度規劃開始著手,提升今年人生的清晰度吧。

去年看了 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後,又補看了 精準學習:「羅輯思維」最受歡迎的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請停止無效努力!:沒有刻意練習的職場力,只是做白工而已 兩本書。

前者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是西方人,更多地解釋「練習」背後的生理機制,以此解釋為何 / 如何練習更有效,本書相對地較學術化;後兩本書的作者成甲孫圈圈是中國人,相對而言比較多依據經驗與方法論(術)。讀的過程中會有參加補習班後,想馬上實踐的感覺。三本書都相當精彩,值得一讀。

請停止無效努力作者是人資 (HR) 出身,書中有提到了「個人商業畫布」。這個工具來自於一個人的獲利模式:用這張圖,探索你未來要走的路一書,主題即為介紹「個人商業畫布」(這本書的概念延伸自價值主張年代:設計思考 X 顧客不可或缺的需求 = 成功商業模式的獲利核心),工具很好,但這兩本書的目標是企業 / 商管客群,非相關背景的人要先習慣商管書的行文方式,讀起來不太容易理解。

這邊有請停止無效努力一書與個人畫布相關的書摘心得。本書作者將「個人商業畫布」更簡單地用短篇幅解釋,並提供中文翻譯過,讓一般人較容易理解。

我進一步將個人商業畫布弄成大白話版如下:

<table>
<tr>
<td rowspan="2">
<b>誰能幫我</b>
<p>誰可以幫我?</p>
</td>
<td>
<b>我做什麼</b>
<p>我要做什麼?</p>
</td>
<td rowspan="2" colspan="2">
<b>提供什麼</b>
<p>我怎樣幫助他人?</p>
<br><br><br><br><br>
</td>
<td>
<b>怎麼提供</b>
<p>怎樣和對方打交道?</p>
</td>
<td rowspan="2">
<b>使用者</b>
<p>我能幫助誰?</p>
</td>
</tr>
<tr>
<td>
<b>我有什麼</b>
<p>我是誰?<br/>
我擁有什麼?</p>
</td>
<td>
<b>宣傳途徑</b>
<p>怎樣宣傳自己/提供的服務?</p>
</td>
</tr>
<tr>
<td colspan="3">
<b>付出</b>
<p>我要付出什麼?</p>
</td>
<td colspan="3">
<b>得到</b>
<p>我能得到什麼?</p>
</td>
</tr>
</table>

(節錄心得以解釋以上畫布)

  • 中心區域是「我是誰,擁有什麼,我要做什麼」
  • 左邊是「誰來幫我」
  • 右邊是「我可以幫誰,在我幫誰的過程中我要怎麼幫,通過什麼途徑,怎麼方式。」
  • 下面一邊是我在合作以及成為自己的過程中,「我要付出什麼」,另一邊是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獲得了什麼」
  • 總的來說,我的左邊是輸入的過程,右邊是輸出的過程,輸入需要成本,而輸出產生收入。
graph LR me(我) have[我有什麼] help[誰能幫我] do[我做什麼] provide(提供什麼) how[怎麼提供] channel[宣傳途徑] user[使用者] subgraph 付出什麼 have --> me help --> me me --> do end do --> provide subgraph 得到什麼 provide --> how provide --> channel how --> user channel --> user end

透過個人商業畫布,我們得到了可以在一張 A4 上展示的範本,只要照著填寫,就可以大致無遺漏地思考當前個人的重要課題。

個人商業畫布的最終目的,是幫助你建立一個「得到 > 付出」的個人發展模式。 (而商業畫布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公司建立一個「收入來源 > 成本結構」的商業模式。)

年度規劃的目標,也可以簡化成如何讓今年或後幾年的「得到 > 付出」

如果我以前想做年度規劃時,能從修改這樣的固定範本開始,每年做年度規劃也許就不會那麼困難了。

若想要快速用以上的格式紀錄個人商業畫布,可以 fork 以下的範本

如果我能進一步用這樣一致的格式繪出當年的畫布,甚或 3、5 年後期望的畫布,也許可做為更清晰的學業發展或個人職涯參考。

參考資料

· 3 min read

從多年前看到「夢想金字塔」一書時,就很喜歡裡面提到的概念。 書中將人生的課題分為「財務」,「家庭」,「事業」,「自我修養」,「身體健康」,「心靈健康」。「夢想金字塔」為這些課題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框架:

「財務」講的是生活中所需的金錢,擺在金字塔的頂端。當這塊出問題時,會大大影響金字塔下方的各方面。 「家庭」,「事業」是金字塔的中層,是自己與外部的觸角,影響自己,也影響其他人的生活。 「自我修養」,「身體健康」,「心靈健康」則是金字塔的基石。自我的身,心,靈狀態,是自己與所有人交流的基礎。

大部分的人不斷地在拋接這些人生課題,試圖在其中取得平衡。每個人都可以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提出自己對這些人生課題的想法(認知),或是更進一步地設定想要達到的目標。

在 2019 年的最後一日,我也試著寫下目前我認知的人生課題目標。此外,也想想是否能量化這些人生課題?

graph TD graph TD free((不用為錢煩惱)) -.-> finance(財務) happy((維持舒適且安心)) -.-> family finance --> family[家庭] finance --> career[事業] family --> health(身體健康) family --> mental(心靈健康) family --> cultivate[自我修養] career --> health career --> mental career --> cultivate influence((持續擴展影響力)) -.-> career cultivate -.-> assessibility((自由往來無礙)) health -.-> doctor_away((到老不用靠醫生)) mental -.-> confident((安定不用向外求))

2022 更新版

graph TD me(我的課題) --> finance(財務) me --> family[家庭] me --> career[事業] me --> cultivate[自我修養] me --> health(身體健康) me --> mental(心靈健康) finance -.-> free((不用為錢煩惱)) family -.-> happy((舒適且歡笑)) career -.-> influence((擴展影響力)) cultivate -.-> assessibility((自由往來無礙)) health -.-> doctor_away((到老不用靠醫生)) mental -.-> confident((安定不用向外求))

2019 原版

參考資料

[1]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3559

· 6 min read

先記錄下來手邊使用的工具,才有機會從繁雜中歸納出簡單的使用規則。

20111年時紀錄了一次當時的個人工具箱,2016 年開始再次紀錄自己手邊工具箱的改變,後來漸漸變成了常規文章 2 3 4 5 6 7 🤹。

主要裝備

  • 💻 Apple Macbook Pro 13 (2018), i5 16GB RAM,作業系統:10.14.6

  • 📱 Zenfone 5, Android 9(Pie), Snapdragon 636, 6.2" Super IPS

  • 🎧 Jabra Elite 65t (備用:Sony WI-1000 降噪耳機)

· 6 min read

先記錄下來手邊使用的工具,才有機會從繁雜中歸納出簡單的使用規則。

20111年時紀錄了一次當時的個人工具箱,2016 年開始再次紀錄自己手邊工具箱的改變,後來漸漸變成了常規文章 2 3 [^4 ][^5 ]6🤹。

主要裝備

  • 💻 Dell XPS 13 (8550), i7 4GHz x4, 8GB RAM, 13.3" LCD,作業系統:Elementary OS + Windows

  • 📱 Zenfone 5, Android 9(Pie), Snapdragon 636, 6.2" Super IPS

  • 🎧 Jabra Elite 65t (備用:Sony WI-1000 降噪耳機):

🚶‍♂️ 外出攜帶

  • 💻 Dell XPS 13 (8550)
  • 📱 Zenfone 5
  • 🔌 小米 45W 電源
  • 🖱 羅技 M720 滑鼠
  • 🎧 Jabra Elite 65t
  • USB C/Micro USB 雙頭轉接線

🏠 家

  • 🔌 小米 45W 電源
  • 🖱羅技 M720 滑鼠
  • 📦 Synology NAS: 電影,影集,照片,資料備份
  • 備用:🖥️ 24" LCD
  • 備用:⌨️ 羅技 K375s 鍵盤
  • 備用:💡 Yeelight LED 燈泡
  • 備用:🕶️ Oculus Go: 看影片
  • 備用 💻 Macbook Air 13", 2012 年版
  • 備用 📙 Kindle Voyage

和上一季相比的改變:

主力用💻 Dell XPS 13" 搭配🖱羅技 M720 滑鼠。現在幾乎不坐在 LCD 前。同時,因為筆電儲存 256GB 分作兩半其實不是很夠用的緣故,作業系統也只留下了 Elementary OS。

現在的工作型態比較常在家或外出到定點工作,和上一季最大的改變就是使用🔌 小米 45W 電源來取代 XPS 的電源線和 Switch 的電源線。小米 45W 電源可為💻 筆電與 🎮Nintendo Switch 供電,省下帶兩大塊電源線的麻煩。再加帶很久以前買的 5000mAh 小米電源和 USB C/Micro USB 雙頭轉接線,可解決大部分手機 / 耳機的充電問題。

考慮買一顆紫米 10 15000mAh,這樣一顆就可為筆電 / 遊戲機 / 手機 / 耳機,這樣平時出門都不用帶電源線了。(但其實平常也不會帶遊戲機,換 15000mAh 似乎要帶的更重 XD)

graph LR LCD -- DVI --- Notebook LCD -- HDMI --- hub{HDMI Hub} hub --- ns[Nintendo Switch]

⌨️ 羅技 K375s 鍵盤與🖱羅技 M720 滑鼠,兩者特點都是同時支援使用 USB 或藍牙控制設備,讓我可以用一套鍵鼠控制多種設備。

🕸️ 網站工具

設計工具

  • 螢幕動畫錄製: Peek(Linux), 備用 Recordit(Mac)
  • 心智圖:Coggle, 備用 XMind

開發工具

  • 編輯器:VS Code
    • Blank Line at the End
    • Diff Tool
    • EditorConfig for VSCode
    • Guides: more guide line
    • GitLens: more git info
    • Settings Sync
    • solidity
    • Trailing Spaces
  • 版本控制:git
  • 套件管理:apt (Linux), nvm, yarn, Chocolatey(windows)
  • 🛎️ 專注工具:🍅 Rush (蕃茄鐘)

若需要在 Windows 上開發,能用 Chocolatey 處理的就用 Chocolatey 處理。

娛樂工具

  • 🎮Nintendo Switch
  • 🕶️ Oculus Go (少用)
  • 🎮Steam /vlc (少用)

因為攜帶便利,現在主要只玩 NS 上的遊戲。Steam 上看到喜歡的遊戲,也盡量等 NS 上出了再買。

📱 Android 手機應用

  • 🕸️ 瀏覽器:Brave
  • 🔔 網頁更新通知:Web Alert
  • 📰 閱讀:Feedly, Readmoo, Pocket
  • ✉️ 信箱:Inbox, Gmail
  • 🗺️ 地圖:Google 地圖
  • 記事:Keep
  • 內建相機,內建時鐘
  • 相簿:內建相簿,Google 相簿,Dropbox
  • 社交:Facebook, LINE, Twitter (網頁版)
  • 待辦事項:Todoist
  • 🔐 密碼管理:Bitwarden,Duo Mobile(2 步驟認證)
  • 📺 線上影片:Youtube
  • 音樂:Spotify
  • 有聲書:Audible, Podcast Addict
  • 🚶‍♂️ 健康:小米運動,Pokemon Go, 7Min workout
  • 🕰️ 時間紀錄: SaveMyTime

手機瀏覽器改使用 Brave。記帳改使用實體筆記本紀錄。完整的實體筆記配置

其他工具

  • 旅遊:Google 翻譯,TripAdvisor
  • 影片播放:MX Player, DS video
  • 記錄看書狀況:Readmoo 分享書
  • 線上學習:Udemy, EggHead.io (網頁版)
  • IFTTT
  • 💳街口支付

Reference

· 5 min read

先記錄下來手邊使用的工具,才有機會從繁雜中歸納出簡單的使用規則。

20111年時紀錄了一次當時的個人工具箱,2016 年開始再次紀錄自己手邊工具箱的改變2 3 4🤹。 今年初工作上有了變化,也將家中的環境與筆記工具包含進配置列表中。

主要裝備

  • 💻 Dell XPS 13 (8550), Windows 10, i7 4GHz x4, 8GB RAM, 13.3" LCD,作業系統:Elementary OS + Windows
  • 📱 One Plus 3, Android, 6GB RAM, 5.5" AMOLED
  • 🎧 Sony WI-1000 降噪耳機

🏠 家

  • 🖥️ 24" LCD
  • ⌨️ 羅技 K375s 鍵盤
  • 🖱 羅技 M720 滑鼠
  • 📦 Synology NAS: 電影,影集,照片,資料備份
  • 💡 Yeelight LED 燈泡
  • 🕶️ Oculus Go: 看影片
  • 備用 💻 Macbook Air 13", 2012 年版
  • 備用 📺 Chromecast 一代
  • 備用 🔈 Echodot
  • 備用 Respberry Pi 3
  • 備用 📙 Kindle Voyage

和上一季相比的改變:

主力用💻 Dell XPS 13",家中添購了一台🖥️ 24" LCD 接筆電,搭配 3 轉 1 HDMI Hub,接🎮Nintendo Switch,可滿足影音相關需求。HDMI 設備通電時會自動切換到對應的設備。

還是比較少坐在 LCD 前,因此 Chromecast 用很少,另購入 Oculus Go 看影片 / Youtube。

graph LR LCD -- DVI --- Notebook LCD -- HDMI --- hub{HDMI Hub} hub --- ns[Nintendo Switch] hub --- Chromecast hub --- rpi[Respberry Pi]

⌨️ 羅技 K375s 鍵盤與🖱羅技 M720 滑鼠,兩者特點都是同時支援使用 USB 或藍牙控制設備,讓我可以用一套鍵鼠控制多種設備。

🕸️ 網站工具

設計工具

開發工具

  • 編輯器:VS Code
    • Blank Line at the End
    • Diff Tool
    • EditorConfig for VSCode
    • Go
    • Guides: more guide line
    • GitLens: more git info
    • Python
    • Settings Sync
    • solidity
    • Trailing Spaces
  • 版本控制:git
  • 套件管理:apt (Linux), nvm, yarn, Chocolatey(windows)

若需要在 Windows 上開發,能用 Chocolatey 處理的就用 Chocolatey 處理。

娛樂工具

  • 🎮Nintendo Switch
  • 🕶️ Oculus Go
  • 📺 Chromecast (少用)
  • 🎮Steam /vlc (少用)

因為攜帶便利,現在主要只玩 NS 上的遊戲。Steam 上看到喜歡的遊戲,也盡量等 NS 上出了再買。

📱 Android 手機應用

  • 瀏覽器:Firefox for Android
  • 網頁更新通知:Web Alert
  • 閱讀:Feedly, Readmoo, Pocket
  • 信箱:Inbox, Gmail
  • 地圖:Google 地圖
  • 記事:Keep
  • 內建相機,內建時鐘
  • 相簿:內建相簿,Google 相簿,Dropbox
  • 社交:Facebook, LINE, Twitter
  • 待辦事項:Todoist
  • 密碼管理:Bitwarden
  • 記帳: Toshl
  • 線上影片:Youtube
  • 音樂:豆瓣 FM, Spotify
  • 有聲書:Audible, Podcast Addict
  • 健康:小米運動,Pokemon Go, 7Min workout

工具

  • 2 步驟認證:Duo Mobile
  • 旅遊:Google 翻譯,TripAdvisor
  • 影片播放:MX Player, DS video
  • 記錄看書狀況:Readmoo 分享書
  • 線上學習:Udemy, EggHead.io
  • IFTTT
  • 💳街口支付

筆記工具

  • B5 方格筆記本
  • Storage.it 筆記本封套
  • 搭配 5 隻筆
    • Pilot FRIXION BALL Slim 0.38 藍色筆桿 + 0.5 魔擦筆筆芯
    • Pilot HI-TEC-C coleto 雙色筆桿 + 0.38 紅 / 綠筆芯
    • Pilot FRIXION light 水藍色魔擦螢光筆
    • Pilot FRIXION COLORS 褐,黑色魔擦筆

Reference